说到“僵尸”,70后和80后会相当熟悉,香港电影曾一度盛行拍僵尸题材,形象大多是头戴花翎,面贴黄符,身穿满清官服。1980~1990年间,林正英出演的僵尸片最为人熟知,而在当时,揭秘僵尸也是个热门话题。
其实僵尸之说,古已有之,并非一成不变的形象。我们仔细翻阅史籍,会发现,在中国历史上,最早记载僵尸的其实就是著名的纪晓岚纪大学士。
在纪晓岚著名的《阅微草堂笔记》中,曾记载一则纪学士幼年时所见过的奇闻:一位名叫胡宫山的武林高手,能用一支烟筒打败七八位江洋大盗,但此人平生却不敢一人独睡。原来他年少时曾遇过一次僵尸,当时用尽气力击打,那僵尸却好似铜皮铁骨,打上去就如同打中木石一般,只得逃上树顶,那僵尸却不能登树,只能围住树木团团转,到天明鸡叫的时候,方才抱住树木不动,后来下树,才看清僵尸的真面目,遍体身白毛,双目通红,指甲如铁勾,獠牙外露。
这是最早的僵尸形象,不过,到了90年代,一部《僵尸先生》开启香港灵异片黄金时代,这里面的僵尸肤色惨白,身体僵硬且有点腐烂,只能靠小跳跃的方式前进,双手伸直来平衡身体。这些灵魂受诅咒的屍躰也通常会穿着清朝时代官员的官服,而击退他们的方法包括公鸡的叫声、黑驴的猛踢、桃树的树枝跟镜子的反射。
纪大学士不仅在《阅微草堂笔记》中讲了僵尸的异闻故事,还且还给出了自己的分析,倒还颇有几分道理,大抵僵尸可以分为两种一为新死而尚未下葬之人,一类为下葬之后,久葬不腐之尸,这两种都称为僵尸,而第一类则又称为诈尸或起尸。
以前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突然暴病去世之后,生前好友倪匡,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《卫斯理》的作者,赶去吊唁,古龙尸首见到倪匡,竟然当场七窍流血,当时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赶快推开倪匡,盖棺钉钉,就是怕尸首诈尸。而此类新死之人,往往皆是生前心有执着,或生性豪强,突然意外身亡,往往会有诈尸的情况发生。
其实,僵尸的真实来源早就已经被人破解,真实的情况其实颇为辛酸。在清朝,许多劳工到离自己家乡遥远的地方工作,当他们死去后,为了不让他们有乡愁,都会把他们埋在家乡。但是以前交通不便,这些丧亲的家属就会聘请赶尸人进行巫术,用法术把屍躰手腕、脚踝与膝盖绑起来,再用长棍戳他们叫他们前进。也有另一种说法是用有旋律的鼓声使他们前进。他们会利用夜晚时间移动。而前面会有个祭司响铃,防止旁人的观看,因为看到僵尸并不吉利。
但事实上,这列屍躰其实是绑在竹竿上,就象是晒衣服似的挂在上面,再由两名男子背在肩上。在前进时竹竿的晃动造成视觉上的错觉以为屍躰在跳动。其它方式还有赶尸人把屍躰包在长袍里,并把屍躰背在身后,脸带着哀悼的面具,另一名男子则在前面照路。所以就以讹传讹演变成了后来银幕上的僵尸。
欢迎光临 时尚盒子 (http://ok.shishanghezi.m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2 |